登录 | 注册
中华伍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伍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安徽长丰伍氏源流探讨 已阅:2283 / 回复:1(楼主)

长丰伍氏源流探讨
    中华伍姓研究会会长、中华伍姓绝学传承人与传播者伍颖教授根据伍子胥《伍姓世本》的考证,伍姓为神农嫡裔,风、姜、芊、雍、焦、伍,薪火相传;忠、孝、仁、礼、义、廉,一脉相承。春秋时,参举父子,承袭焦侯,不王汉淮,宁为“五服大夫”,周以“五服至尊”,宠“仁”嘉“人”赐姓,“伍”与“五”同授。
就是说,在公元前595年之前,我们的祖先姓焦不姓伍。周武王时封神农嫡裔于焦国(今陕县),即为姜姓焦国,世传绍、牧、克、甲化、言延、文、昌7代。至周宣王时治镇江淮改封至亳州古城为谯,繁衍良、伸、青、蓝、竑、成、珑、赞、吉、参、举、奢、员(伍子胥)13代。原姜姓焦国改为姬姓焦国,史称两个焦国。伍参,世袭焦侯,治镇江淮。
伍参:焦珑之曾孙,焦赞之孙,焦吉之次子,字仲伯,号楚子。古尊“楚庄王嬖人”,先封军直大夫,后封右军元帅,嘉封明辅上将。声震列国,镡压诸侯,创立了以耕养兵、自筑城堡、屯兵囤粮之道,促进了楚地太平盛世。公元前595年,参举父子本当王不任,周王以“五服至尊”,“仁德赐姓,服宠封伍”,御赐焦姓椒氏为伍。焦参、焦举,改名伍参、伍举。
伍参为伍姓的得姓始祖。
伍参生伍举,伍举生伍奢,伍奢生伍尚、伍员(子胥)。伍子胥在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,七荐孙子,帮助《孙子兵法》成论,编纂了《伍姓世本》。
    伍子胥(公元前555年~公元前484年)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被敌人树为英雄的人物。当年,他在吴国为相时,一眼望穿越王的谋略,要夫差杀了他,可事与愿违,越王不但没死,不到几年就灭了吴国,越王沟浅说“唯有伍子胥知我也”,是越王把伍子胥树为让世人传颂的英雄人物,才有300年后留在《史记》中的重重一笔。
公元前484年,伍子胥拒绝孙武“攫得三国焉,统一中华矣”的劝告,敬祖托封孤,法天弃吴国。魂附海潮,灵应天象。伍子胥赐剑身亡,是伍氏家族又一次遭受的灭顶之灾。越王非常敬重伍子胥,臣民也很爱戴伍子胥,至今的每年端午,江浙一带都在祭奠涛神伍子胥。苏州百姓也尊称伍子胥为“苏州城之父”。使伍子胥的后人及整个伍氏家族才有机会生存下来,繁衍发展,成为枝叶茂盛,秉承祖德的望族。端午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。伍子胥是我们中华伍氏的万世不祧之祖。
    后来,伍氏后裔有感于伍氏兄弟的这一种对父母孝,对兄弟友爱的精神,把伍姓堂号称着“孝友堂”。
     伍子胥有三个儿子,长子伍度、次子伍庆、三子伍封。伍封出生于吴国。一次,伍子胥出使齐国。他意识到吴王刚愎自用,听信佞臣,吴国迟早要亡国;于是他将伍封寄托于齐国鲍牧。
后来,伍子胥的三子伍封、孙伍常、曾孙伍琛。至玄孙伍林时,迁隐杭州吴山,奉祀先祖,为钱塘伍氏始祖,续传裔孙千年。  至参公38世孙伍宗文,官至唐御史中丞。时值唐末五代乱世,其子德丰、德普、德厚、德远、德新衣冠南渡,至福建古汀州一带繁衍子孙,后裔播散海内外。
北宋初,德厚公后裔伍任、伍翚父子从福建迁徙汴梁,开基汴梁伍氏一族。宋徽宗时(1101-1125年),汴梁伍氏后裔伍钦(字世美,号复来),进士及第,授太常少卿,升工部侍郎。他有6个儿子:伍仕、伍商、伍旅、伍氓、伍工、伍贾。其长子伍仕登宋徽宗大观三年(1109年)进士,官授左拾遗,谪任福建兴化府判,入籍蒲田。次子伍商被授国子监学录,世居河南汴梁关王巷,伍商生一子伍义。第三子伍旅进士及第,官至给事,世居河南汴梁关王巷,伍旅第九子伍正(号佳山)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(1152年)进士,授翰林典章,始自汴梁徙岭南之凌江(即南雄珠玑巷),其后裔又迁之广东新会文章里(即斗洞大巷),为大卷的伍姓始迁祖。伍钦第四子伍氓(字毓圣),登北宋宣和五年(1123年)进士,选殿前校尉,勅上柱国,后因故被谪岭南十三将,镇守南恩州,卒於官,归葬于广东阳江县象山。伍氓的两个儿子伍朝佐、伍朝凯后迁居于广东新会文章里斗洞绿围村,为伍姓绿围房始迁祖。但是,伍商、伍义父子始终没有回到南方,也没有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历史记载。绿围房的家谱只有伍商之子阿义的记载,阿义是伍义的乳名,而没有阿义后代的记载。这说明阿义当时还小,没有回到南方,先人们只知道伍义的乳名。
1126年,金军南下,炸开了黄河大堤,攻陷了汴梁。汴梁三十万人口十死八九!伍商伍义父子也只有与其他幸免于难的人们四散逃命。为避战乱,他们辗转来到山西洪洞县谋生。正如一些专家所言,这个推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。
根据《寿州县志》的记载和我们长丰伍氏先祖的传说,我们的始迁祖鳌公、爱公来自山东枣林庄。据考证,山东枣林庄就是现在的兖州市西北三公里的王府庄村。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、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移民集散地之一。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西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,据明代石碑所载,该村原名枣林庄,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,始称安邱王府庄。查资料得:该村位于济宁市兖州西北的新驿镇王府庄村。
据考证,山东济宁伍氏就生活在这个地区。所以,我们长丰伍氏应该就是山东济宁伍氏的一个分支。
为此,我们考查了济宁伍氏家谱,没有找到鳌公、爱公南迁的文字记载。但是,根据山东伍氏家谱的谱序记载:明朝洪武年间,(公元1368年),太祖定鼎,以济遭田丰之乱,有土无人,迁山西洪洞县仲河公到山东济宁落籍,成为山东济宁伍氏始祖。他们比我们早150年迁移到济宁。
谱序还记载:《山东济宁伍氏家谱》的初创本,是“甲申之变”前(1642年前后)修成,仅一册。但是,刚修好后,却又在取谱回来的路上,遇到明朝“甲申之变”(1644年),“不意至途遇兵变而失之”。竟在战乱中丢失了。后来到了清朝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再修家谱时,由于“族人星居散处。欲晰其宗派莫得其详”。又没有老家谱资料,对前面300年的世系传承状况,已经“远而难考”了。于是,家谱仅记载了在济的三个支系,且二至四世三代的记录皆为“失考”。
我们的始迁祖鳌公、爱公是明朝嘉靖年间(1520年前后)就迁移到寿州东乡来了,因此,济宁伍氏的家谱上没有我们始迁祖南迁的记载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    如果我们是济宁伍氏的一个分支,济宁伍氏比我们早150年,现在已经传承了二十四代,我们只传承了十九代。根据济宁伍氏与我们长丰伍氏的传承状况推论,我们的始迁祖鳌公、爱公应该相当于济宁伍氏的第五代。
据山东伍氏家谱记载“吾父每云原籍山西洪洞县人。明太祖定鼎。以济遭田丰之乱有土无人。迁仲何祖于此地城南郑村。祖塋其始基也。盖三百年于茲矣”。济宁伍氏的始迁祖仲河公是明朝洪武年间来自山西洪洞县。为此,我们全面考查了山西洪洞地区乃至山西临汾地区的伍氏状况:现在山西临汾地区的伍氏极少,居住零散,每地仅几家,三五十人,最多不足百人,且没有家谱,没有统一的字辈,不知始迁祖是谁。这些伍氏显然是近代才迁移去的。我们又考查了全国各地区元朝时期的伍氏迁徙状况。在整个元朝时期,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伍氏迁移到山西洪洞的记载。
那么,元朝时期的山西洪洞伍氏是从哪里来的呢?只有一个可能:就是1126年,元军南下,炸开了黄河大堤,攻陷了汴梁时,汴梁伍氏仅存的伍商、伍义父子为了避难,辗转来到了当时相对比较安定的元军占领区山西洪洞县,成为山西洪洞伍氏的始祖。
济宁伍氏家谱的记载也有记载,可以作为依据:
根据山东伍氏谱序“吾父任宁陵县时。有广东解元名瑞隆者。为河南监司。同官中州。各叙支派。瑞隆乃逵之曾孙也”。我们经过考证,伍瑞隆(1585——1666年)字国开,号铁山,香山(今广东中山)人。中山小榄伍氏十世,系奎堂公长子,汴梁伍氏后裔。由痒生中天启辛科解元,崇祯丁丑科明通进士,仕至河南大梁兵巡道兼藩臬二司明天启元年辛解元,崇祯十年丁丑科副榜,授化州教谕。聘修高州郡志,以信史称。擢翰林院待诏,迁户部主事,再迁员外郎,管仓场,十五年壬午官河南大梁兵巡道,旋署藩臬两司。他用的虽是柱国房的字辈,其实是翰苑房的子孙。他自称是山东济宁伍氏伍逵之曾孙,他在“为河南监司”时,亲自召集山东济宁伍氏修谱“各叙支派”,“因家谱共集一册,以传不朽”。
广东伍氏翰苑房的伍瑞隆亲自召集济宁伍氏修谱,并各叙支派。这充分证明,早在明朝末年,伍瑞隆就已经确认山东济宁伍氏与翰苑房伍氏同宗,是汴梁伍氏后裔了。
我把这个推论发给全国各地的伍姓文化专家讨论,得到了很多伍姓家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支持。
值此盛世,长丰伍氏修谱之际,我谨根据目前所研究的成果,对我们长丰伍氏的源流作如上论述。希望我们的子孙后裔,能与全国伍姓文化专家一起,继续考查研究伍氏历史迁徙文化,对长丰伍氏的源流文化作进一步深入地发掘和考证,以便对我们的源流传承作更精准地定论。

     说明:本文原本是准备作为《长丰伍氏家谱》谱序载入家谱的,由于有人异议而未果。为仰承祖宗之恩德,光大宗族之门望,寻根觅祖,敬宗收族,进一步考证长丰伍氏的源流,现作为论文发表,万望今世之专家、贤能多多指教。供我族中致力于研究长丰伍氏源流者参考。
   长丰伍氏十三世孙明凡谨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日


作者:伍明凡 (2015/3/26 8:52:23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安徽长丰伍氏源流探讨 第 1 楼

长丰也有姓伍的啊  我是安庆的在吴山

作者:望江小伍 (2015/4/5 23:12:26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1 每页5条 当前1/1页 [1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1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伍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,170.2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伍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